不要忘記自己從哪裡來

不要忘記自己從哪裡來

目前已經在線上開了兩堂常態性的兒童中文美術課。最近我們一起認識陳澄波和他的藝術,透過繪本「戴帽子的女孩」,探索他眼中的嘉義公園、台北植物園、淡水等地各種建築,然後發揮創意畫出我們自己的房子。繪本讀著讀著有感而發,除了想起 2015 年熱血和朋友辦的教育活動,也想和大家分享我之所以會在課程中安排陳澄波的內容,是因為認識自己的根實在太重要了。

童書作家林滿秋在《戴帽子的女孩》一書中,將台灣藝術家陳澄波的油畫作品,用生動的故事串連在一起。

童書作家林滿秋在《戴帽子的女孩》一書中,將台灣藝術家陳澄波的油畫作品,用生動的故事串連在一起。

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認識自己的文化本來就是必須,而身為台裔住在美國充斥著強勢文化時,這件事更顯得非常急迫。不管在流行文化或是政治圈,整個亞裔族群的能見度都很低,這個情況的問題很大,因為它會不知不覺地影響小朋友想像自己可以做到的事的範圍。比如說以前沒有女性太空人的時候,有多少小女生敢說自己要當太空人?當我們不想要被他人定義的時候,我們就要努力為自己發聲,同時不斷探索自己的根。

五年前的「陳澄波美學教育之旅」可以說是我踏入美術館教育界的開端呢。那年是陳澄波120歲冥誕,Google 台灣首頁放上他的名作「淡水夕照」致敬,我和幾個朋友也才驚訝地發現很多台灣人其實對陳澄波很陌生,即便大家都知道畢卡索、梵谷... 除了感嘆從小的教育對自身文化認識地太少,我們決定捲起袖子用下班時間籌辦了兩場「陳澄波美學教育之旅」服務弱勢孩童。

2015年2月2日是陳澄波120歲冥誕,Google 台灣首頁以名作「淡水夕照」向他致敬。

2015年2月2日是陳澄波120歲冥誕,Google 台灣首頁以名作「淡水夕照」向他致敬。

五年前參與活動的那 60 幾位小朋友們記得多少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他們有機會享受藝術的樂趣,可以自由分享他們看到了什麼、他們感受到什麼、他們又想要創作什麼樣的內容表達自我。在美術館教育界,我們相信藝術如果沒有辦法讓人產生任何連結,那就沒什麼意義了,而我們教育者的角色就是在幫助建立那個連結。因此與其說我們在學藝術,不如說是透過藝術在認識自己、挑戰自己。


註:最上方圖片為陳澄波油彩作品「嘉義公園一景」,創作於 1934 年,翻拍自繪本「戴帽子的女孩」。

延伸閱讀:

1. 故宮「藏鋒——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網站

2. 台北市立美術館「行過江南——陳澄波藝術探索歷程」的兒童學習單,探索陳澄波畫作中的線條、用色、構圖等。

3.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FACEBOOK 粉專

4. 2015 年籌辦「陳澄波美學教育之旅」的 FACEBOOK 活動頁面「你有聽過陳澄波嗎?」,仍不定期分享關於陳澄波展覽、出版等相關資訊。

日常物件的神奇魔力

日常物件的神奇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