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教育到底在做什麼?
偶爾認識新朋友時,聽到我從事美術館教育的工作常常滿臉問號。即便是在美術館教育發展相對成熟的美國,這都算是個小眾的領域,而台灣的美術館教育還在萌芽中,也難怪大家無從想像了。
今年年初和家人同遊新加坡,參觀新加坡美術館時巧遇幾個學校團體參訪,由專業的教育人員引導進行教育活動。在一張描繪新加坡早期農村景象的畫作前,教育者問十來位小學生猜想這張畫描繪的可能是新加坡的哪裡,當答案揭曉時,大家都難以想像早已開發成都會區的地方竟然曾經這麼不一樣。教育者接著給大家看農村時期的當地照片和畫作作對照,並說道這張畫如同美術館其他作品都可以幫助大家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
即便已經在紐約的美術館教育界工作四年多,我聽到這番話還是不禁很感動,多麼希望我小時候就可以這樣自然地學到台灣的歷史、多麼希望台灣現在的小朋友也有這樣的機會,透過藝術家的創作認識這塊土地上的文化歷史。
所以,美術館教育到底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美術館教育就是在觀眾與展覽內容/館藏之間建立一個橋樑,引導觀眾和作品產生個人層面的連結。因為是教育活動,相較於「藝術品」本身,「人」才是服務的重點。換句話說,不論藝術家試圖透過作品傳達的內容是什麼,觀眾在這件作品前面產生的感知才是這件作品之於這位觀眾的意義。當然,這並不是說藝術家的觀點就不重要了,而是強調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不是誰說了算。
因此,我們可以將美術館教育理解為透過藝術來擴充觀眾對自我、他人及世界的認識。
美國大多數的美術館在創館時就將教育列為使命之一,而所謂的教育不只是「辦展覽就算做到教育推廣」。經過近百年來不斷地摸索、辯證,慢慢地發展出適合不同分眾的教育服務活動,並不斷隨著觀眾需求調整,像是美術館在武漢肺炎延燒期間不得不閉館,便開始透過網路提供教育活動。
大部分的美術館會將教育活動依年齡層及特性進行區分,如兒童、青少年、學校團體、特殊需求觀眾、高齡人口、及一般公眾。有的美術館會針對各分眾再行細分,以親子教育活動為例,坐在嬰兒車裡的寶寶和活蹦亂跳的幼童,各自都有他們專屬的教育活動。
那實際上在美術館內的教育活動究竟都在做些什麼呢?
美術館內的教育活動除了設定明確的目標族群,活動也有不同的形式、及時間長短的差異。
這邊以我自己最常接觸的親子和學校這兩種觀眾為例,教育活動主要有兩種形式:導覽和工作坊。有時候他們會同時存在,有時候只有其中一個,但即便只有工作坊,活動內容通常也會以展品或館藏為根據進行設計。
導覽
這裡指的導覽是教育活動中的「引導觀展」,有別於志工導覽中著重於知識傳遞的目標和方法。導覽通常會包含兩到五件作品,透過深度觀看、對話討論、搭配小活動輔助學習,教案設計會根據不同主題調整內容。比如說同樣一件草間彌生的作品,在「形狀顏色」為主題的導覽中教學重點自然會放在形狀顏色的使用,在「藝術家的選擇」為主題的導覽中就會帶入藝術家的生命經驗。
工作坊
依據展出作品或某個主題設計的創作活動,藉由實作更認識藝術家的創作過程或精神,透過開放式教學引導參與者發揮創意、自我表達,並從創作的樂趣中培養對藝術的興趣。
至於時間長短,以提供給學校的教育活動來說,最常見的是一次性的活動,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戶外教學、少數也有到學校服務的課程;再來有長達數週的合作,通常混有導覽、工作坊、及到校課程;最長的則會是以學期為單位的深入合作,像是館校合作的課後班等。針對親子的教育活動通常則是一次性的,除了有明確開始和結束時間的導覽,也有開放工作坊(drop-in),在開放時間內親子可以隨時自由參加創作,像是北美館的兒童藝術中心最近的「時間的自由研究」開放工作室(7/4 - 11/15)。此外,許多美術館、博物館也有常設的開放教室,可能會包含互動裝置、繪本區、簡易創作等內容,類似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的 U12 小玩藝教室。
除了上述這些比較屬於常態性的活動以外,美術館也會舉行大型活動,像是夏日親子封街派對、青少年辦給青少年的派對等,這類的大型活動內容除了導覽和各式工作坊,也可能會有表演、肢體課程、攤商進駐等。各種形式的活動內容其實相當多元,日後我會就自身經驗慢慢分享。
有些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美術館教育需要專業教育者?導覽不是志工帶就好了嗎?下一篇會分享美術館教育中主要的方法原則,也可以說是我們在設計課程及實際教課時的核心精神,希望能幫助大家更理解美術館教育者的工作內容,敬請期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