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藏私大公開!美術館教育最重要的方法原則

不藏私大公開!美術館教育最重要的方法原則

有些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美術館教育需要專業教育者?和導覽志工有什麼不一樣?

美術館教育者常說自己的角色是催化者(facilitator)而不是老師(teacher),或許可以理解成將浦公英帶到新的土壤的那陣風。身為催化者,我們不會、也不應該強加自己的觀點在觀眾身上,因此與其單向傳遞知識,我們試圖在觀眾和藝術作品之間建立一個橋樑,引導觀眾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作品,期待但不強求這件作品對觀眾產生意義。

上一篇文章「美術館教育到底在做什麼?」大致介紹了美術館教育的目的及活動形式,這次要更貼近美術館教育者的核心精神,介紹我自己在設計課程及實際教課時遵循的方法原則。這樣的方法雖不能代表所有的教育者,但美國的美術館教育圈多年以來普遍倡議這樣的理念和方法,因此對我影響甚深。以下依據我自身的經驗整理出五個主要方法原則,分別為「和我無關,重點是你」、「開放式討論」、「聆聽」、「幫助觀眾建立連結」、「多種參與方式」。


美術館教育中主要的方法原則:

1. 「和我無關,重點是你」

教育者這個角色的重點不是為了炫耀我們知道多少作品或藝術家相關知識,我們說再多、觀眾沒有興趣就是沒有興趣,用心備課的內容很容易左耳進、右耳出。試著回想一下,你記得高中歷史課上學到了什麼嗎?

美術館教育界遵循教育學者 John Dewey(約翰·杜威)的理念:當一個人學習新的東西時,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在其既有的知識及經驗基礎。

換句話說,學習是一個累積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不可能在能夠站起來之前就會跑步;在我們學會握筆之前,沒辦法寫出自己的名字;我們還不會認字的時候,也沒辦法讀懂媽媽寫的卡片。

乍看這是個非常基本的原則,但當我們精熟一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後,常常會忘記我們自己的學習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並不是突然之間就學會了。因此,別一廂情願地倒出大量資訊,先打開自己去認識你的觀眾,因為真正有效的學習通常是在和個人有連結的時候發生,而我們要做的是去找到可以形成連結的點。


2. 開放式討論

我們需要快速了解觀眾的既有知識及經驗,並從中找到可以和作品產生的連結點;我們也要在短時間內建立信任感,並促進不同想法之間的交流,因此會透過開放式討論(並搭配仔細聆聽),塑造一個讓參與者可以放心說話的氛圍,也作為一個示範,讓參與者進而學習這樣的溝通方式。

進行開放式討論的重點是——沒有標準答案,因此每一個答案都是對的。

引導觀眾到一件作品後我們最常使用的第一個問題是「在這件作品中你看到什麼?(What do you see? / What is going on in this work?)」

以 Jackson Pollock(傑克森·波拉克)下圖這件作品 One: Number 31, 1950 為例,小Q說他看到一堆螞蟻、阿明說那些比較像是顏料滴在畫布上的痕跡。突然之間你對他們的過往經驗、既有知識、和思考方式就開始有點概念了,接著就可以依據觀眾的發言去分享關於這件作品的資訊,並串連不同參與者的發言去引發更多的討論,這麼一來知識的傳遞便是建立在參與者的經驗和知識上,學習就會自然地發生。

Jackson Pollock(傑克森·波拉克),One: Number 31, 1950 油彩、琺瑯,269.5 x 530.8 cm(紐約 MoMA 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Jackson Pollock(傑克森·波拉克),One: Number 31, 1950
油彩、琺瑯,269.5 x 530.8 cm(紐約 MoMA 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有時候觀眾的分享可能沒有很明確,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問句或敘述幫助觀眾釐清自己的觀察和想法。比如說,在小Q分享「我看到一堆螞蟻」時,我們可以進一步問「畫面中的什麼部分讓你覺得是一堆螞蟻呢?」這個方法可以提醒觀眾用畫面中的具體「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也讓其他沒有看到螞蟻的觀眾得以理解和自己不同的解讀。

那該怎麼問一個開放式的問題呢?(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開放式問題!)不是每一個問句都是開放式問句,簡單來說,一個有正確答案的問句就不是一個開放式問句。例如「這片葉子是什麼形狀呢?」乍看像是開放式問句但其實有正確答案,這時候我們可以換個方式問問題「你會怎麼形容這片葉子的形狀呢?」有正確答案的問句會讓觀眾因為害怕答錯而不願意參與,我們也容易錯過了解觀眾的機會。關於開放式討論有太多要說,需要單獨一篇來好好討論。


3. 聆聽、聆聽、聆聽!

了解面前的觀眾是教育活動成功與否的第一步,才能有效幫助建立觀眾和作品之間的連結,所以聆聽太重要了,從頭到尾都要用心聽,而且要不加任何判斷地聽,藉此不僅能建立彼此信任,對其他人也有示範行為的作用。

就算有觀眾分享我們不認同的觀點,我們也不可以表現出來,否則會影響觀眾分享的意願和內容,再次強調,教育者是一個催化者的角色,重點是觀眾和作品之間的關係,我們聆聽是為了理解觀眾、進而找到可以引導觀眾進入作品的角度

要明確讓觀眾知道我們有在聽,常用的方法是用自己的方式敘述一次剛剛的分享,比如說當阿明分享「畫面上像螞蟻的東西比較像是顏料滴在畫布上」時,可以向大家說「阿明認為這張作品中的黑色線條像是把顏料滴在畫布上的痕跡,我這樣理解對嗎?」除了確認自己是否理解正確、其他參與者也可以明確聽到、同時也鼓勵其他參與者分享不同想法。


4. 幫助觀眾建立和作品的連結

一面聽觀眾分享、一面和事先設計的課程內容掃描比對,搜尋可能的連結,融會貫通觀眾的分享繼續拋出符合主題並可以延伸討論的問題,鼓勵更深入思考、多元想法的交流。

我總是想像自己帶著一些不同顏色的球伺機而動,在聽到關鍵字時拿出最適合的球來回應

以今年九月在 Nunu Fine Art 帶領的親子藝術工作坊為例,關於 Peter Zimmermann(彼得·辛莫曼)的創作(見下圖)我想要討論的方向之一是創作媒材,但我先讓討論自然發展、不刻意帶出這個話題。首先,我問孩子們在作品 Malibu(馬里布)中看到了什麼,隨著大家觀察愈來愈深,慢慢地有人提到「看起來好像一灘灘水疊在一起」或「好像水在流動」的時候,我才順勢將話題帶到藝術家的創作媒材。在分享藝術家使用的媒材叫做「環氧樹酯」之前,我先給孩子看一般停車場的照片(環氧樹酯常用於停車場的地面),幫助他們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建立和這件作品之間的連結,這樣一來當我接著解釋藝術家如何使用這個媒材的時候,孩子便有具體的想像來認識作品,而他們下次再踏在停車場的地面上時,也可能會想起曾經看過的這件作品。

筆者在 Peter Zimmermann(彼得.辛莫曼)的作品 Malibu(馬里布)前展示「環氧樹酯」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幫助孩子理解藝術家使用的創作媒材。(為維護隱私,孩子臉部經馬賽克處理)

筆者在 Peter Zimmermann(彼得.辛莫曼)的作品 Malibu(馬里布)前展示「環氧樹酯」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幫助孩子理解藝術家使用的創作媒材。(為維護隱私,孩子臉部經馬賽克處理)


5. 透過多種方式引導觀眾參與

尊重每個人不同的學習方式及神經多樣性,透過討論、書寫、繪畫、甚至是聲音、或肢體動作等不同的方式,盡可能讓每位觀眾都有參與的意願和機會。

舉例來說,比較害羞的孩子可能不好意思舉手分享,不過他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哪怕只是靜靜地聽、將觀察和心得放在心裡都是參與。但為了讓害羞的孩子不覺得自己被排除在外,活動設計可以綜合不同的分享方式,像是和同行照顧者分享、或寫下來等。

參觀美術館或展覽本身就是一個五感體驗,美術館教育也不只是透過視覺在理解藝術作品,因此在教育活動設計上可以多運用五感體驗,讓經驗更為立體、也符合觀眾偏好的不同學習方式。前述在 Nunu Fine Art 帶領的親子藝術工作坊中,我們在 Kees Goudzwaard(基斯.古祖瓦德)的繪畫作品 Fragments and Holes(碎片與孔隙)(見下圖)面前聯想這件作品可能會是什麼聲音,有的孩子聽到水珠滴落在屋頂上的聲音,有人聽到河流潺潺的水聲,甚至還有爆炸的聲音,藉由聽覺聯想、聲音創造,孩子得以用另一種角度來體會藝術家創作中的音樂性。

筆者引導孩子聯想 Kees Goudzwaard(基斯.古祖瓦德)的作品 Fragments and Holes(碎片與孔隙)聽到什麼聲音,並同時發出聲響。(為維護隱私,孩子臉部經馬賽克處理)

筆者引導孩子聯想 Kees Goudzwaard(基斯.古祖瓦德)的作品 Fragments and Holes(碎片與孔隙)聽到什麼聲音,並同時發出聲響。(為維護隱私,孩子臉部經馬賽克處理)


除了上述五個方法原則以外,非常重要的是教育者的「真心」,可以說是教育活動中的靈魂。每一位教育者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們有我們個人的性格、知識和見解,當然我們不應該強加自己的觀點在觀眾身上,但也不需要隱藏我們的個人特質(不然觀眾用語音導覽就好啦)。

真心對觀眾感到好奇、真心去學習不同的觀點、真心面對自己的情緒、真心承認自己的不足,當觀眾感受到你和他們一樣也是一個「真實的人」時,和觀眾之間的信任才會建立。

我們可以想像美術館教育活動是由點、線、面所組成,每一位觀眾的每一個發言都是一個點,透過課程設計中想要著重的內容將不同的點連在一起,串成對話、形成一條條線,而綜合這些線及呼應課程設計的小活動後,整個教育活動就成為一個緊緊叩合、完整的面;而讓整個活動是「活的」的關鍵就是教育者的真心。

希望這篇文章有讓美術館教育的方法原則變得更具體好理解,接下來也會針對探究式教學方法及開放式討論做更深入的介紹,敬請期待囉。

後記:這篇文章分享的方法原則是基於「文化回應教學法(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及「探究式教學法(inquiry-based approach)」發展出來的。

「文化回應教學法」與其說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應該視為一種態度:相信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肯定不同族群文化、並瞭解文化對學生的影響,進而避免強勢文化的持續性壓迫

「探究式教學法」,簡單來說,是透過有策略地問問題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如觀察、提問、歸納等)。

美洲原住民文化月

美洲原住民文化月

美術館教育到底在做什麼?

美術館教育到底在做什麼?